中央CCTV5直播乒乓球比赛
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制定发布三项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
滁州创新“碳账户”破题企业绿色转型融资难
滁州网讯(全媒体记者王太新)看不见的碳账户“碳”,如何变成可量化、滁州创新可增值的破题“资产”?6月24日上午,在2025年全国低碳日安徽主场活动上,企业作为全国首批、绿色安徽省唯一的转型中央CCTV5直播乒乓球比赛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,我市正式上线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2.0,融资发布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制定的碳账户三项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,以“碳账户”创新举措成功破解企业绿色转型融资难问题,滁州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。破题
过去,企业企业碳排放数据分散、绿色标准不一,转型金融机构难以精准评估其绿色价值和转型风险,融资导致“想贷不敢贷”,碳账户nba历史最远绝杀有真正减排需求的企业也面临融资渠道窄、成本高的困境。对此,我市积极探索,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制定了《气候投融资企业碳账户核算方法》《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》《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》三项地方标准,建立了统一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。新上线的nba历史绝杀次数排名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2.0,通过接入政务数据、企业自主填报等方式,帮助企业线上零成本核算碳排放量,生成企业“碳账户”和碳360报告,让金融机构气候信贷授信审查工作变得更加高效。
浦发银行滁州分行行长李剑介绍,得益于《气候投融资企业碳账户核算方法》提供的标准支撑,该行为企业建立了统一的“碳账户”,把看不见的碳排放变成可量化、可用的“碳资产”,从而让绿色金融更精准滴灌企业。浦发银行滁州分行与浦发银行苏州分行采用浮动机制,采用行内联合贷款,向滁州隆基乐叶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了1.09亿元“碳中和挂钩贷款”,用于该公司34.5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。该笔贷款利率采用浮动机制,每年贷款利率与碳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挂钩,实现了企业碳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,我市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已汇聚40家金融机构与超24万家企业。平台创新推出全国首笔“碳中和挂钩贷款”、全省首笔建材行业转型贷款、全省首笔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等,累计完成各类气候信贷授信104亿元,放款84亿元。同时,平台精准识别推送光伏、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项目,累计入库重点项目545个,累计完成投资额1400亿元,绿色信贷余额达1210亿元,占全部贷款比重22%,全省第一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标准和平台功能,拓展覆盖更多行业,探索差异化金融政策,为实现‘双碳’目标贡献更多滁州力量。”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子非说。
(责任编辑:综合)
-
美國已解除對中國 EDA 軟體出口限制,西門子恢復供貨作者林 妤柔 |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...[详细]
-
6月27日,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一行来到江门,在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偶遇了来自冰岛的采购商英格瓦尔·艾菲约德。他来广东是为了购买一种能像积木一样拼搭的模块化建筑。在冰岛,受限于日照时间、 ...[详细]
-
近日,我国多地高温天气突出。6月以来,华北平原一带的高温天气持续发展,多地开启暴晒模式,局地最高气温达40℃以上,部分地区监测地表温度高达70℃。近期北方高温为何这么猛?多地“热得早、热得长,还热得极 ...[详细]
-
新华社南宁6月27日电题:洪峰过境重建家园——广西柳州一线防汛抗灾直击新华社记者邹雨沁、梁舜近日,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,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都柳江水位持续攀升,达到历史高位,梅林乡、富禄乡等 ...[详细]
-
英雄联盟时尚服装英雄联盟时尚服装在哪买)来源:时尚服装网阅读:72314s8衣服是什么意思EOLFI。EOLFI户外运动旗舰店中有S8英雄lol联盟ig战队服lpl极theshy宽松款工装外套男装防风 ...[详细]
-
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1—5月,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,下降1.6%,降幅比1—4月收窄0.5个百分点。税收是经济的“晴雨表”。税收收入累计降幅继续收窄,说明经济活动活跃度不断提升,企业生产经 ...[详细]
-
中新社深圳6月26日电 题:深圳崛起“机器人谷” 产业“群星璀璨”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臧赫当前,一个“机器人谷”正在深圳逐步成型。深圳“机器人谷”地处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的天然走廊,沿着留仙大道 ...[详细]
-
央视网消息:市场监管总局6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.85亿户,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.76%,同比增长2.3%。在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格局下,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成为推动民 ...[详细]
-
北京按摩:中医按摩的方法有许多,按摩能够消除体内的疲劳感,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改进肌肉的弹性,增强身体的反抗能力,同时按摩还能够用于疾病的康复和刻画完美的体型,具有一定瘦身的作用,因而,按摩对人们的优 ...[详细]
-
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(记者 缪璐)一走进瑞士中心上海办公室,40余家瑞士企业的产品陈列便映入眼帘。这些产品中的绝大多数都镌刻着“进博印记”。“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。”在瑞士中心董事 ...[详细]